• 雍明远 〔宋代〕

    洞庭湖里固深根。

  • 榴皮题壁 其一

    孙子光 〔宋代〕

    黄鹤楼中吹笛罢,洞庭湖畔醉吟余。

    剑光如宝无人识,却记榴皮几字书。

  • 丁亶 〔宋代〕

    帘卷一番衡岳雨,帆开千艇洞庭风。

  • 五湖空蒙图

    方回 〔元代〕

    五湖之水何冥冥,五湖之山何青青。

    烟雨空蒙寄绢素,吾闻善画不画形。

    画山画水画烟雨,界画点缀分秤星。

    寓意托兴有所主,人品高绝名芳馨。

    斗牛分野古彭蠡,橘柚包贡今洞庭。

    史传同异不可考,青草丹阳兼宫亭。

    诸老英魂可招否,亡吴霸越携娉婷。

    三致千金变名姓,橐装恐带战血腥。

    陆龟蒙,张季鹰,无功可上彝鼎铭。

    江湖粗有莼可羹,何必石崇虀韭萍。

    满身花影醉归夜,何必涯训居朝廷。

    三高之中去一高,似于人物太渭泾。

    鸱夷子者非我侣,焉得张陆二高复起与我共扬舲。

  • 书姜白石昔游诗后

    韩淲 〔宋代〕

    平生未踏洞庭野,亦不曾登南岳峰。

    因君谈旧游,恍如常相从。

    江淮历历转湘浦,裘马意气传边烽。

    吾尝泛大江,祇见匡庐松。

    乘风醉卧帆影底,高浪直溅岚光浓。

    日暮泊船时,是时方严冬。

    雪花压船船背重,缆摇舵鼓声如钟。

    当年意浅语不到,无句可写波涛舂。

    君诗乃如许,景物不易供。

    尽归一毫端,状出三飞龙。

    人间胜处贵著眼,虽有此兴无由逢。

    钱唐山水亦自好,奈何薄宦难从容。

    南高北高一千丈,潮头日夜鸣灵踪。

    应有隠者为识赏,青鞋布袜扶杖筇。

    君无诧彼我愧此,急还诗卷心徒忪。

  • 送宋秀实罢官归将有东南之行

    晁公溯 〔宋代〕

    遑遑鲁东丘,结友得聃耳。

    两家千岁后,尚复通爵里。

    况予与先世,相去百年迩。

    常恨会面难,此意恐遂已。

    岂期官纻溪,君为幕下士。

    不但见典型,自喜闻正始。

    独嗟瓦砾后,不遑蒹葭倚。

    遽闻北海荐,当为东山起。

    春风洞庭波,九泽弥空水。

    挂帆下中流,千里一日尔。

    东南即王都,分野乃星纪。

    宫殿芙蓉旗,玉佩白云委。

    麒麟翳凤皇,侍辇叅劒履。

    当知帝所乐,顾非俗吏比。

    良图宜早遂,力行无遽止。

    今朝离亭柳,颜色已可喜。

    欲君早著鞭,折赠当马箠。

  • 结茅包山寄孙彦孚主簿

    释怀深 〔宋代〕

    老矣休休卜养闲,囊空赊得洞庭山。

    朝中谁送米三合,风雨自存茅一间。

    清啸有云披月岭,高眠无客打柴关。

    此情试为知音说,应隔沧浪冷破颜。

  • 除夜寄罗评事同年 其二

    王禹偁王禹偁 〔宋代〕

    除夜在天涯,共君同忆归。

    梦中倾寿酒,堂下著斑衣。

    腊雪通宵舞,梅花到处飞。

    更堪洞庭宿,愁思倍依依。

  • 读古剑和尚语送是藏主归常州

    释云岫 〔宋代〕

    金针锋底鸳鸯走,玉线蹊中白鹭飞。

    远远洞庭三万顷,春波无限绿漪漪。

  • 杨求仁路教游何道山之明日余始自洞庭归恨不与隽游漫趁韵一笑

    牟𪩘 〔宋代〕

    君能匝腊过苕水,我正绝湖寻橘里。

    人生有数会不免,先后差池数日耳。

    天教新年暂相见,握手如获丹与砥。

    略似德公上冢回,径入就谈倾底里。

    如闻前月清兴发,杖藜晓对南山起。

    苍官掀髯自虹举,清流照影时鹄峙。

    我归已晚不得陪,脚中平生信有鬼。

    独留诗卷使我和,思枯预怕搜脂髓。

    小溪深处是何山,藏机一句无多子。

    当时言下谁领会,只认泉石为对履。

    至今遗迹记东坡,遂使此山同畏垒。

    拟议固已输一筹,跻攀锐欲穷寸晷。

    真境不乐有无间,更使高人为标指。

    先生醉归方熟睡,冻蝇一任钻故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