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秀华亭

    李白李白 〔唐代〕

    遥望九华峰,诚然是九华。

    苍颜耐风雪,奇态灿云霞。

    曜日凝成锦,凌霄增壁崖。

    何当余荫照,天造洞仙家。

    (见《青阳县志·艺文志》及《九华山志》卷八)(〖1〗《李白在安徽》云:秀华亭在九华山麓,五溪桥侧,延寿寺前。

    亭已圮,遗址犹存。

    )。

  • 池州

    文天祥文天祥 〔宋代〕

    五老湖光远,九华山色昏。

    南冠前进士,北部故将军。

    芳草江头路,斜阳郭外村。

    匆匆十年梦,故国黯销魂。

  • 送李果州归蜀

    王遂 〔宋代〕

    大原发邹鲁,功德被九州。

    迢迢数千年,伊洛乘其流。

    去之又百载,武夷阐诸幽。

    斯文代显晦,天意非人谋。

    正脉远相续,何必并世游。

    峩峩陵阳山,下镇西南陬。

    师法自心得,如亲接前修。

    一气妙亭毒,小大各有求。

    惟此生息机,不隔春与秋。

    皎皎冰雪姿,高疑揖浮丘。

    太虚丽日月,纤翳无停留。

    本根自深茂,况复加穷搜。

    微言析脉理,要指会衿喉。

    工夫自中积,应物乃其优。

    汉庭高论著,周原出咨诹。

    耿耿恻隠心,若将纳诸沟。

    拳拳敬王义,敢有非嘉猷。

    俯视不义贵,如比空云浮。

    所虞素学负,岂愿清名收。

    阊阖入云端,蜀天方阻修。

    西上香炉峰,江流去悠悠。

    问学久不明,风俗日以偷。

    塞口谨勿言,令人但深忧。

    世如大膏肓,终当待公瘳。

    格天未易到,责己尤难周。

    大学无已时,白首何当休。

    陋质谢顽朽,居然费雕锼。

    建德苦不勇,怀知若为酬。

    四非去未能,用力信有由。

    永当佩深训,无作明公羞。

  • 过九华作

    周紫芝 〔宋代〕

    隔路仙凡欲问津,马头空厌没黄尘。

    伤心不到牛栏港,九子山应觧笑人。

  • 青阳馆望九子山

    窦叔向 〔唐代〕

    苍翠岧峣上碧天,九峰遥落县门前。

    毫芒映日千重树,涓滴垂空万丈泉。

    武帝南游曾驻跸,始皇东幸亦祈年。

    云祠绝迹终难访,唯有猨声到客边。

  • 送姚安之赴任秋浦

    罗隐罗隐 〔唐代〕

    官罢春坊地象雷,片帆高指贵池开。

    五侯水暖鱼鳞去,九子山晴雁叙来。

    江夏黄童徒逞辩,广都庞令恐非才。

    到头称意须年少,赢得时光向酒杯。

  • 舟上望九华山

    董嗣杲 〔宋代〕

    雪残半积阳山矶,大江云涌涛头飞。

    九峰不受夕晖掩,杜牧一亭空翠微。

  • 宿无相寺

    李白李白 〔唐代〕

    头陀悬万仞,远眺望华峰。

    聊借金沙水,洗开九芙蓉。

    烟岚随遍览,踏屐走双龙。

    明日登高去,山僧孰与从?

    禅床今暂歇,枕月卧青松。

    更尽闻呼鸟,恍来报晓钟。

    (详后,以上四首,皆转录自常秀峰等著《李白在安徽》。

    )(〖1〗《李白在安徽》云:此诗刻于清道光十年《重建无相寺碑记》。

    无相寺在九华山头陀岭下,旁有一泉,名金沙,李白在九华时曾游此。

    无相寺建于唐初,治平元年赐额,道光间重修。

    此诗保存有两种可能:一,无相寺旧时碑文刻有此诗;二,为康熙时礼部尚书吴襄收藏,吴姓修寺捐资最多。

    )。

  • 临江仙・难老一杯春酒美

    韩淲 〔宋代〕

    难老一杯春酒美,主人玉监清秋。

    九华山下共追游。

    朝来多爽气,都向笔端收。

    台阁功名归去好,便应衮衮公侯。

    未妨含笑看吴钩。

    当年佳梦日,和气瑞光浮。

  • 送陈池州十二韵

    徐照 〔宋代〕

    急诏下林间,天教公未闲。

    虎符重领郡,鸳序暂离班。

    道直言皆壮,心和鬓不斑。

    紫骝曾识驾,白羽可平奸。

    边地尘初静,邻邦化匪艰。

    前途从吏接,后乘约僧还。

    旗影明寒水,梅花动晓关。

    下车逢日吉,涤印破春悭。

    惠政流人至,清吟俗事删。

    条依萧守迹,仙认窦君颜。

    千古同歌袴,期年即赐环。

    敢云能下榻,同看九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