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瀑布

    江为 〔唐代〕

    庐山正南面,瀑布古来闻。

    万里朝沧海,千寻出白云。

    寒声终自远,灵派孰为分。

    除却天台后,平流莫可群。

    (录自《吉石盦丛书》本宋陈舜俞《庐山记》卷四。

    )。

  • 寄庐山真上人

    李端李端 〔唐代〕

    高僧无迹本难寻,更得禅行去转深。

    青草湖中看五老,白云山上宿双林。

    月明潭色澄空性,夜静猨声证道心。

    更[说谢]公南座好,烟萝到地几重阴。

  • 南康值雨

    杨时 〔宋代〕

    平沙涨雪清江𣸣,水花照日红生鳞。

    轩然五老出城表,雕玉万仞窥长身。

    云巾星弁覆华顶,飞泉漱瀑垂天绅。

    平生未识庐山面,碧𪩘横云望中见。

    江头一夜雨衔天,奔浪号风作悲健。

    朝来淤泥没牛马,咫尺坐论千里远。

    芒鞋拄杖挂尘屋,神马尻轮欻飞转。

    卧龙庵前碧眼翁,日饮山渌餐溪松。

    神融气合八荒外,此心烱烱宜先通。

    未须勒移却俗驾,会应一洗尘寰空。

    寄言归侍壶丘子,他日来游当御风。

  • 诗一首

    蔡襄蔡襄 〔宋代〕

    万叠青山拔空起,一道长江清澈底。

    隔岸苍茫不见人,人家多在晴云里。

    匡庐五老蓬莱山,沧洲白鹭烟波间。

    随风客棹任来去,落日樵歌自往还。

    绝涧孤亭倚烟树,仿佛天台石桥路。

    欲访群仙跨鹤游,宁乘五马专城去。

    雨过棠阴满路蹊,春深草色连庭砌。

    穷簷蔀屋有惸独,待尔重临慰客饥。

  • 送荀道士归庐山

    李端李端 〔唐代〕

    先生归有处,欲别笑无言。

    绿水到山口,青林连洞门。

    月明寻石路,云霁望花源。

    早晚还乘鹤,悲歌向故园。

  • 题东林寺四首(之一)

    贯休贯休 〔唐代〕

    闲行闲坐思攀缘,多是东林古寺前。

    小瀑便高三百尺,短松多是一千年。

    卢楞伽画苔漫(同书卷二引「浸」)尽,殷仲堪碑雨滴穿。

    今欲更崇莲社去,不知谁是古诸贤。

    (见《古石庵丛书》本《庐山记》卷四。

    )。

  • 小重山・何地无溪祗欠人

    赵蕃赵蕃 〔宋代〕

    何地无溪祗欠人。

    有翁年八十,住其滨。

    直钩元不事丝缗。

    优游尔,聊以遂吾身。

    陶令赋归辰。

    未尝轻出入,犯风尘。

    江洲太守独情亲。

    庐山醉,谁主复谁宾。

  • 桐庐山中赠李明府

    孟郊孟郊 〔唐代〕

    静境无浊氛,清雨零碧云。

    千山不隐响,一叶动亦闻。

    即此佳志士,精微谁相群。

    欲识楚章句,袖中兰茝薰。

  • 送草书献上人归庐山

    孟郊孟郊 〔唐代〕

    狂僧不为酒,狂笔自通天。

    将书云霞片,直至清明巅。

    手中飞黑电,象外泻玄泉。

    万物随指顾,三光为回旋。

    聚书云霮䨴,洗砚山晴鲜。

    忽怒画虵虺,喷然生风烟。

    江人愿停笔,惊浪恐倾船。

  • 圆通行

    陈舜俞 〔宋代〕

    庐山之西形势聚,无位真人依位住。

    地祇掣锁金城开,石龙喷水银潢注。

    峰峦约勒万马回,杉松自作千兵护。

    宝殿峥嵘跨碧霄,圆容丽服微西顾。

    江南妃子亲施田,香饭供僧无亿数。

    法焰相传十二人,师泛铁船杨子渡。

    杨子渡头秋风高,霹雳驾雪翻惊涛。

    中有渔家妙绝手,一钓三山连六鳌。

    纵时大地悉震恐,收来尘刹无纤毫。

    当年曾许心莫逆,今朝又作圆通客。

    挂冠已脱尘俗缘,一心愿住清凉国。

    清凉之国进能知,日长马倦人多迷。

    从来闻说曹溪路,只今踏断庐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