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乡杂诗二首

    元好问元好问 〔金朝〕

    梦寐沧洲烂熳游,西风安得钓鱼舟。

    薄云楼阁犹烘暑,细雨林塘已带秋。

    尖新秋意晚晴中,六尺筇枝满袖风。

    草合断桥通暗绿,竹摇残照漏疏红。

  • 襄阳咏史・古堤

    李俊民李俊民 〔金朝〕

    一决江源水自东,长堤隐隐卧如虹。

    不因传得襄阳操,人世何由见禹功。

    闻道沙堤水陷时,茫茫无处觅完堤。

    当时禹迹依然在,以壑为邻笑白圭。

    屯彻南阳井井田,剑牛刀犊两功全。

    石城惊落吴儿胆,野宿貔貅万灶烟。

    暂来朱序秦还守,初入曹仁汉复攻。

    颠倒江山今几主,樊侯依旧袭周封。

    垓下未闻歌散楚,泽中已见哭亡秦。

    乾坤到底归真主,愁杀鸿门碎斗人。

    海内英雄待一呼,云龙际会入东都。

    羯奴不识真人事,徼倖中原欲并驱。

    一閒茅屋暗尘埃,香火凄凉几奠杯。

    故国到今如传舍,后人复使后人哀。

    离骚经里见文章,水绿山青是楚乡。

    往事一场巫峡梦,秋风摇落在东墙。

    将将提兵气自扬,一朝翻为沐猴忙。

    得从虎口抽身去,不必雷霆怒假王。

    谁是兴刘第一功,我侯只合最先封。

    当时猎犬犹争甚,得鹿权都在指踪。

    将军命驾出门西,想见门从向日题。

    山下卧龙谁说破,赏音元直在檀溪。

    一朝师出震关东,料敌曹吴几日功。

    未毕将军天下计,乾坤容易老英雄。

    鼎足相吞势未分,谁能倾盖得将军。

    曹吴不是中原手,天下英雄有使君。

    百年巢穴子孙安,十日长闻九日闲。

    说破姓名人不识,鹿门山是德公山。

    鹰自养来饥肯去,龙从卧后顾须频。

    到头骥足非难展,祇在当时驾驭人。

    谁知方寸去留初,尽把功名付葛庐。

    举目檀溪人不见,空传谷隐念交书。

    天运端能卧可收,江山形势数荆州。

    当时若听韩嵩策,那得曹瞒享士牛。

    衮斧留心汉晋閒,岂期谷隐避名难。

    一人有半随秦去,不得相离释道安。

    踏破衡山急急回,凤林尽是漉篱材。

    大家了得无生著,倾出团圞话里来。

    天宝诗人去却回,果曾北阙上书来。

    若为耆旧无新语,明主何尝弃不才。

    久愤江于投水俗,近忧泉室泣珠人。

    到头不是池中物,血溅惊波剑有神。

    见说韩门素识兵,故知西北势先倾。

    未应有子如豚犬,何在夫人自筑城。

    未除不必烦周处,欲刺何须待卞庄。

    入市如羊听命去,至今无害到襄阳。

    不知故隐几时离,天宝年閒处处诗。

    过客不须寻世谱,万山山下看沈碑。

    萱堂犹是忘忧地,乌屋相传反哺恩。

    一段家风谁出自,千年鼻祖守关门。

    归去咸阳是老头,如何此地肯重游。

    分明祀典无交涉,只合英灵在杜邮。

    相唤相呼上巳游,国人无日不思周。

    近来烽火遭三月,那得闲杯逐水流。

    怪来赐也多言甚,笑倒忘机老汉阴。

    巧拙大都归一溉,宁教劳力莫劳心。

    皆因盂酒与豚蹄,致使他乡笑滑稽。

    无限驿亭来往客,独言齐赘不归齐。

    江上扬扬一棹波,众中清浊笑怀沙。

    不知歌后沧浪曲,却入骚人屈宋衙。

    憔悴沉湘楚大夫,魂招鱼腹肯来无。

    至今江上渔歌在,尚问何由得渡湖。

    特特来从抵鹊山,一心都在献芹閒。

    非关楚国真难辨,举世人皆厌等闲。

    日日山公载酒过,醒时常少醉时多。

    儿童拍手阑街笑,惊破沧浪一曲歌。

    得雨蛟龙未易图,枉劳木禺用机谟。

    死生毕竟谁堪托,今日才方见的颅。

    悠悠曾不倦登临,眼底何人为赏音。

    白雪一歌犹掩耳,安知梁父是龙吟。

    道口亭前多贵游,一时来往亦风流。

    若能共画安刘计,岂独英雄记里收。

    英豪并起望人才,底事将军谩筑台。

    倘使曹公肉能饱,如何唤得野鹰来。

    试看汲古几何深,犹有馀波慰渴心。

    谁把石栏移便坐,并邻又得一繁钦。

    见说襄阳有古风,可怜耆旧老无功。

    当年汉主龙兴地,尽在登楼四望中。

    愤深藉馆年年祭,痛切夷陵岁岁祠。

    不见征南遗爱地,至今泪堕岘山碑。

    中原人物老书生,塞破乾坤万古名。

    俗子不知碑尚在,一朝南渡愧荒伧。

    亭亭霜干上参天,色黛皮苍老更坚。

    当日不知谁手植,到今人与树千年。

    朝朝暮暮蠹书鱼,选尽人閒得意书。

    常恐不能精此理,祗缘老杜近楼居。

    相遇江皋事颇奇,一双佩解去还遗。

    未能南国无游女,咏取周人汉广诗。

    江沙一日蚌胎虚,游女争誇掌上珠。

    美化不将风俗禁,他年恐作媚川都。

    何处山泉味最佳,从来独说有金沙。

    楚人遍地宜城酒,莫著淄渑诳易牙。

    徘徊亭上晚相宜,月与高人本有期。

    不比寻常三五夜,十分圆后是来时。

  • 蚁战图

    李俊民李俊民 〔金朝〕

    声势何劳斗似牛,看看一雨到山头。

    大家不肯勤王去,只待槐宫坏即休。

    胶胶扰扰战争多,岁月循环得几何。

    树下老人观物化,梦魂应不到南柯。

  • 游嵩山十三首・轘辕坂

    杨奂 〔金朝〕

    盘盘十二曲,石岭瘦峥嵘。

    脚底有平地,何人险处行。

    茂陵骨已朽,万岁恐虚传。

    莫上中峰顶,秦城隔暮烟。

    方若植嵬冠,森若削寒玉。

    明月夜中游,谁家借黄鹄。

    顽石本在世,启母人亦知。

    可怜宋太后,死骂宁馨儿。

    路傍双阙老,蔓草入荒祠。

    时见山家女,烧香乞茧丝。

    避名名自在,身瘠道还腴。

    未到千年后,空岩已姓卢。

    壮哉昌黎笔,谈笑排佛祸。

    不言动鬼神,翻疑触雷火。

    几时落东溪,曲折卧天汉。

    语似登山人,可饮不可盥。

    一片开元石,愈知天地中。

    今宵北窗梦,或可见周公。

    土阶堕渺茫,多少曹与马。

    底事住青山,近代无让者。

    邂逅洗耳翁,去饮上流水。

    此日傥相逢,黄犊应渴死。

    大士传心要,诸方叩道玄。

    至今卓锡地,瑩彻有遗泉。

    既知田间乐,焉知田间苦。

    惟是唐虞朝,所以有巢父。

  • 杂诗四首 其四

    王中立 〔金朝〕

    此生休更问浮名,名利区区不??停。

    我有一丸天上药,用时还解济苍生。

  • 满江红・遁庵主人植菊阶下秋雨既盛草莱芜没殆不可见江空岁晚霜馀草腐而吾菊始发数花生意凄然似诉余以不遇感而赋之因李生湛然归寄菊轩弟

    段克己 〔金朝〕

    雨后荒园,群卉尽、律残无射。

    疏篱下、此花能保,英英鲜质。

    盈把足娱陶令意,夕餐谁似三闾洁。

    到而今、狼藉委苍苔,无人惜。

    堂上客,头空白。

    都无语,怀畴昔。

    恨因循过了,重阳佳节。

    飒飒凉风吹汝急,汝身孤特应难立。

    漫临风、三嗅绕芳丛,歌还泣。

  • 和秦彦容韵

    李俊民李俊民 〔金朝〕

    养贤列鼎手自烹,燮调元化和如羹。

    马蹄一蹙燕地裂,毡裘尚拂阴山雪。

    将军表请愿出师,壮士挥戈惟恐迟。

    武成才试二三策,黍离已见闵周诗。

    纵横门外豺狼路,我老此身无著处。

    君不见平淮十万兵,犹向襄阳守朱序。

    君不见子幼自劳羔日烹,何如命驾季鹰吴中煮莼羹。

    又不见姜侯设鲙凿冰裂,何如徒步拾遗长镵黄独雪。

    幸遇南来董鍊师,说似壶天日月迟。

    谪仙之游乃非谪,长安市上斗酒百篇诗。

    蒲轮休指商山路,得到白云采芝处。

    诸生待揖隆准翁,马上未遑事庠序。

    猎犬已为兔死烹,犹向汉俎分杯羹。

    脚靴手板冻欲裂,尚立唐阶没膝雪。

    三寸舌为帝者师,终比赤松见事迟。

    相看一笑在目击,何用左思招隐诗。

    出门便是天坛路,云閒指点巢仙处。

    不辞杖屦从子游,王者之后养老在西序。

    谷因辟后厌鼎烹,那在丘嫂轑釜羹。

    冠未挂前已先裂,一簪却上山头雪。

    我虽无师心我师,速修何恨下手迟。

    论中自得养生理,笔底尽是游仙诗。

    休向回车问前路,终须有个安排处。

    晴窗点检白云篇,不知谁为作者序。

    不嫌瓠叶日犹烹,不羡公子染指争鼋羹。

    不把荷衣等闲裂,不羡曹人共服麻如雪。

    爱身肯似贱场师,凡骨只愁轻举迟。

    北山未出移休勒,东老虽贫乐有诗。

    望中云海蓬莱路,谁道乐天无归处。

    一千年鹤再来时,行雁难将弟兄序。

  • 黄华亭

    王庭筠王庭筠 〔金朝〕

    帝遣名山护此邦,千家瑟瑟嵌西窗。

    山僧乞与山前地,招客先开四十双。

    手拄一条青竹杖,真成日挂百钱游。

    夕阳欲下山更好,深林无人不可留。

    王母祠东古佛堂,人传栋宇自隋唐。

    年深寺废无人住,满谷西风栗叶黄。

    挂镜台西挂玉龙,半山飞雪舞天风。

    寒云直上三千尺,人道高欢避暑宫。

    道人邂逅一开颜,为借筇枝策我孱。

    幽鸟留人还小住,晚风吹破水中山。

    一派湍流漱石崖,九峰高倚翠屏开。

    笔头滴下烟岚句,知是栖霞观里来。

  • 录汴梁宫人语十九首

    杨奂 〔金朝〕

    一入深宫里,经今十五年。

    长因批帖子,呼到御床前。

    岁岁逢元夜,金蛾闹簇巾。

    见人心自怯,终是女儿身。

    殿前轮直罢,偷去赌金钗。

    怕见黄昏月,殷勤上玉阶。

    翠翘珠掘背,小殿夜藏钩。

    蓦地羊车至,低头笑不休。

    内府颁金帛,教酬贺节盘。

    两宫新有旨,先与问孤寒。

    人间多枣栗,不到九重天。

    长被黄衫吏,花摊月赐钱。

    仁寿生辰节,君王进玉卮。

    寿棚兼寿表,留待北还时。

    边奏行台急,东华夜启封。

    内人催步辇,不候景阳钟。

    画烛双双引,珠帘一一开。

    辇前齐下拜,欢饮辟寒杯。

    圣躬香阁内,只道下朝迟。

    扶仗娇无力,红绡贴玉肌。

    今日天颜喜,东朝内宴开。

    外边农事动,诏遣教坊回。

    驾前双白鹤,日日候朝回。

    自送銮舆去,经今更不来。

    陡觉文书静,相将立夕阳。

    伤心宁福位,无复夜熏香。

    二后睢阳去,潜身泣到明。

    却回谁敢问,校似有心情。

    为道围城久,妆奁阃犒军。

    入春浑断绝,饥苦不堪闻。

    监国推梁邸,初头静不知。

    但疑墙外笑,人有看宫时。

    别殿弓刀响,仓皇接郑王。

    尚愁宫正怒,含泪强添妆。

    一向传宣唤,谁知不复还。

    来时旧针线,记得在窗间。

    北去迁沙漠,诚心畏从行。

    不如当日死,头白若为生。

  • 岐阳三首

    元好问元好问 〔金朝〕

    突骑连营鸟不飞,北风浩浩发阴机。

    三秦形胜无今古,千里传闻果是非。

    偃蹇鲸鲵人海涸,分明蛇犬铁山围。

    穷途老阮无奇策,空望岐阳泪满衣。

    百二关河草木横,十年戎马暗秦京。

    岐阳西望无来信,陇水东流闻哭声。

    野蔓有情萦战骨,残阳何意照空城。

    从谁细向苍苍问,争遣蚩尤作五兵。

    眈眈九虎护秦关,懦楚孱齐几上看。

    禹贡土田推陆海,汉家封檄自天山。

    北风猎猎悲笳发,渭水萧萧战骨寒。

    三十六峰长剑在,倚天仙掌惜空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