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蕃的诗文
365 / 374页 - 类型
- 作者
- 朝代
- 形式
-
辰阳待岳祠之命舟发武陵回寄从游诸公
叔父风流元祐支,清贫远自相国时。
旧闻河朔人伟奇,元衡笔力犹可窥。
佳哉伯玉贤埙箎,小阮亦与竹林期。
兆民虽云非旧知,知之正自梅花诗。
伯寿憔悴儒冠衣,十年不调长苦饥。
经明行修后所归,非吾光远其谁推。
洪文学问方筑基,基成可保无倾欹。
嗟我误落东南陲,疏者迺亲亲异宜。
念我流转终年疲,去章已上归俟之。
或持酒肴或赠辞,亦或眷眷江之湄。
数面成亲还语离,前日之乐今日悲。
秋风飒飒衣披披,山长水远属玉飞。
高城望断日已西,望不可见令人思。
-
再宿合龙山
山僧虽居山,山岂山僧有。
政如多藏家,黄金为谁守。
我虽不居山,随至辄有取。
未嗤无田人,饭薄亦昏昼。
生平所经历,胜处十八九。
要当考于诗,未易谈诸口。
合龙近始至,游访兹亦偶。
爱其四回合,中乃开户牖。
欣然遂留宿,日早未及酉。
壁间右丞句,岁月蔽尘垢。
摩挲追和之,武夫继琼玖。
及今再来过,如客还旧亩。
往泉但涓涓,今作雷音吼。
往笋尚戢戢,今已长过母。
长夏当更佳,我住不得久。
遶竹听泉鸣,悠然屡搔首。
-
孟秋八日夜伯寿仲理过予同访俊乂步月入城南书院繇东渚上读书堂过蒙轩憩卷云欲访月榭而月未到坐濯清者久之乃归赋诗十四韵以记
昨夕城南来,鬰鬰张园窥。
坡头步荦确,墙下循委蛇。
今夕复何夕,二妙爰集兹。
重为南坡行,因作张园之。
无风幽自凉,有月光仍滋。
菱荇与草树,陆离间参差。
卷云一举趾,濯清久支颐。
空无十丈莲,湛此数顷池。
堤柳有倒影,画手不可施。
爱之不能已,遂许他夕期。
昔人安在哉,万里鲸鱼骑。
神游傥来欤,恍惚不可知。
林园想巾履,编简遗书诗。
怀人渺无尽,乐处翻成悲。
-
答周允升留别
客居江之南,未识衡岳大。
长于想象中,便作登临外。
南游怅不已,病目恍增快。
要穷山水原,靡问仙灵态。
镌镵雅未能,造物底不贷。
欣逢人中龙,一扫胸次隘。
偕为青云期,岂顾白眼怪。
多闻与多识,几别复几会。
籓篱我妄窥,根柢君有在。
自惭非孟嘉,直恐误郭泰。
蕙兰被余薰,珠玉觉非对。
兹方赋归来,与乃别所爱。
于今未深悲,后日当重慨。
江流固滔滔,山木亦旆旆。
烟霞既有疾,风月岂无债。
相与咏和平,无庸发噍杀。
-
别齐之
新月净林木,微风动菰蒲。
客子不能寐,拊身念艰虞。
忽思骑鲸翁,已去不可呼。
乐哉今夕境,忍令堕空虚。
南都李文学,豪气老不除。
将为章江行,值我彭蠡湖。
一见如平生,健论真起予。
座间诵新作,峥嵘突黄初。
携酒夜过我,烹鸡仍鲙鱼。
快饮不记琖,耳热歌乌乌。
乘坠俱大谬,醉倒不用扶。
几梦即了我,此身无复余。
胜践无古今,人事自作疎。
东西南北人,何必怀此都。
明朝两茫茫,危途各崎岖。
语离有遗恨,更起捋君须。
-
周江州有灵壁石赵蕲州名以玉芝周索诗为赋一首
论石如论玉,贵德不贵名。
形似偶尔同,未妨聊置评。
呜呼禹甸破,土贡久莫并。
问公安取此,万里随南征。
向来四方游,束书与俱擎。
愧彼钱马癖,寄我山林盟。
风流蕲州守,夙有能诗声。
见之谥以芝,用意真不轻。
谓公许器质,一再临专城。
宜为斋房秀,作瑞于圣明。
未应如商山,寂寞身中清。
须公力勉旃,石亦当与荣。
念我匪能赋,征索见公情。
又惟此必诗,落笔空汗生。
传闻南池上,有石来自英。
我虽未识面,想像犹弟兄。
-
冬至后五夕频梦陈择之
所见日杂遝,宁复当我思。
我此僻且陋,三夜频梦之。
遣骑告欲行,手持一通诗。
发缄与儿读,绝妙解人颐。
我欲留君饭,颠倒裳与衣。
宛如快阁日,不似南浦时。
到蜀今几日,首议何所为。
一俭胜百奢,徐公亦安施。
幕府足闲暇,浣花有余嬉。
谪仙纵多才,蜀道无险巇。
微疴固除洗,起居当具宜。
蜀中富名士,匪卜亦隠医。
秘方苟有传,寄我无或遗。
寄我亦何用,多病成早衰。
归哉复归哉,秣马车载脂。
上君白玉堂,王人亦黄扉。
-
寄衡州舅氏
西山有乔松,蒙附百亩阴。
蓬蒿宅其下,旅生亦骎骎。
永怀豫章公,斯文金玉音。
徐洪盖自出,源流高以深。
吾舅之于黄,端若一体临。
媿我望数子,引尺那及寻。
弱冠诵流传,苍苍且垂簪。
前帆去已驶,后舟政忧沉。
忆昨送弟行,作诗道离襟。
末篇何所言,志我念母心。
岂知辱贶答,碔砆致璆琳。
退之赠郊籍,少陵寄高岑。
我固解公意,诲我力自任。
不惟书诸绅,起居见前参。
几思侍公侧,取酒亲酌斟。
积荒頼锄耰,痼疾蕲砭针。
涉湘定何时,纸贵行见今。
勿继屈贾词,起和南风琴。
-
书田中问示成父
每逢田中来,必问田中事。
言者为蹙頞,听者为酸鼻。
皆云水节愆,所以陂修废。
田栽未曾了,旱势已复至。
承天无可说,有淀亦将既。
早禾以日论,晚禾尚月计。
饿莩已五六,疫死又三四。
自兹傥无雨,何以能卒岁。
时成道危苦,示尔应歔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