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苏轼苏轼 〔宋代〕

    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缲 通:缫)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 富人之子

    苏轼苏轼 〔宋代〕

    齐有富人,家累千金。其二子甚愚,其父又不教之。

    一日,艾子谓其父曰:“君之子虽美,而不通世务,他日曷能克其家?”

    父怒曰:“吾之子敏而且恃多能,岂有不通世务者耶?”

    艾子曰:“不须试之他,但问君之子,所食者米,从何来?若知之,吾当妄言之罪。”

    父遂呼其子问之。其子嘻然笑曰:“吾岂不知此也?每以布囊取来。”

    其父愀然改容曰:“子之愚甚也!彼米不是田中来?”

    艾子曰:“非其父不生其子。”

  • 西江月・平山堂

    苏轼苏轼 〔宋代〕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 观潮

    苏轼苏轼 〔宋代〕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 惠州一绝 / 食荔枝

    苏轼苏轼 〔宋代〕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不辞 一作:不妨)

  • 满庭芳・蜗角虚名

    苏轼苏轼 〔宋代〕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尽放我 一作:须放我)

    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 荔枝叹

    苏轼苏轼 〔宋代〕

    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堠兵火催。

    颠坑仆谷相枕藉,知是荔枝龙眼来。

    飞车跨山鹘横海,风枝露叶如新采。

    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

    永元荔枝来交州,天宝岁贡取之涪。

    至今欲食林甫肉,无人举觞酹伯游。

    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痏。

    雨顺风调百谷登,民不饥寒为上瑞。

    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宠加。(相宠加 一作:相笼加)

    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

    吾君所乏岂此物,致养口体何陋耶?

    洛阳相君忠孝家,可怜亦进姚黄花。

  • 浣溪沙・端午

    苏轼苏轼 〔宋代〕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苏轼苏轼 〔宋代〕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苏轼苏轼 〔宋代〕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暮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正暮 一作:正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