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幷序) 十六

    王梵志 〔唐代〕

    善劝诸贵等,□□□□□。

    火急造桥梁,运度身得过。

    福至生西方,各难知厌足。

    身是有限身,程期太剧促。

    纵有百年活,徘徊如转烛。

    憨人连脑痴,买锦妻装束。

    无心造福田,有意事奴仆。

    只得𫏐时劳(项校「牢」),旷身入苦毒。

  • 回波乐 十三

    王梵志 〔唐代〕

    法性本来常存,茫茫无有边畔。

    安身取舍之中,被他二境回换。

    歛念定(任录作「之」)想坐禅,摄意安心觉观。

    木人机关(任录作「挟开」)修道,何时可到彼岸?

    忽悟诸法体空,欲似热病得汗。

    无智人前莫说,打破君头万段。

    (按:项楚谓本首及前「回波尔时六贼」一首均系据宝志《大乘赞》改写而成。

    宝志之作见本书卷五十九。

    )。

  • 诗(幷序) 四十三

    王梵志 〔唐代〕

    好住四合舍,殷勤堂上妻。

    无常煞鬼至,火急被追[催](摧)。

    露头赤脚走,不容得着鞋。

    向前任料理,难见却回来。

    有意造一佛,为设百人斋。

    无情任改嫁,资产听将陪。

    吾在惜不用,死后他人财。

    忆[想](相)生平日,悔不唱《三台》。

  • 回波乐 五十八

    王梵志 〔唐代〕

    任意随流俗,凡夫信是非。

    日常三顿饭,年恒两覆衣。

    不问单将复,谁论稠与稀。

    但令无外事,祇尔自然肥。

  • 回波乐 三十一

    王梵志 〔唐代〕

    人生一世里,能得几时活?

    回己审思量,何忍相劫夺。

    自命惜求死,煞他不记活。

    布施觅声名,不肯救饥渴。

    口道愿生天,不免地狱撮。

    礼佛至顶尽,终归被怆割。

    一往陷三涂,穷劫不得脱。

    寄语世间人,可(项校「不」)可浪夸阔。

    各愿寻其本,努力弃劫末。

    回心一念顷,万事即解脱。

  • 五一

    王梵志 〔唐代〕

    典使频多扰,(「典使」,伯三七一六、伯三六五六卷作「典吏」。

    )从少(一本作饶。

    )必莫嗔。

    但知多与酒,火{卄又}不欺人。

    (「火{卄又}」,伯三七一六卷作「㺳火」,伯四○九四卷作「火芆」,张锡厚意当作「火艾」。

    )。

  • 四八

    王梵志 〔唐代〕

    结交须择善,非识(一本作谙。

    )莫与心。

    若知管鲍志,还共不分金。

  • 诗(幷序) 八十七

    王梵志 〔唐代〕

    敬他还自敬,轻他还自轻。

    骂他一两口,他骂几千声。

    触他父母(诤)讳,他触祖公名。

    欲觅无嗔根(项校「报」),少语最为精。

  • 八二

    王梵志 〔唐代〕

    经记须平直,心中莫侧斜。

    些些征取利,可可苦他家。

  • 回波乐 七十八

    王梵志 〔唐代〕

    前人敬吾重,吾敬前人深。

    恩来即义往,未许却相寻。

    有(一作「前」)能赐白玉,吾亦奉黄金。

    君看我莫落,还同陌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