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言诗 十五

    无名氏 〔唐代〕

    天地平如水,王道自然开。

    家中无学子,官从何处来。

  • 李德裕相公贬崖州三首 三

    无名氏 〔唐代〕

    闲(《尘史》作「田」、《苕》作「开」)园不解栽桃李,满地唯闻种蒺藜。

    万里崖州君自去,临行惆(《尘史》作「怊」)怅欲怨谁?

    (见《四部丛刊》影印那波道圆本《白氏文集》卷二十,以《尘史》卷中、《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十三参校。

    )(〖1〗苏辙《栾城后集》卷规模十一《书白乐天集后二首》云:「会昌之初,李文饶用事,乐天适已七十,不一二年而没。

    嗟夫,文饶尚不能置一乐天于分司中耶?

    然乐天每闲冷衰病,发于咏叹,辄以公卿投荒僇死、不获其终者自解,余亦鄙之。

    至其《闻文饶谪朱崖三绝句》,刻核尤甚,乐天虽陋,盖不至此也。

    且乐天死于会昌之初,而文饶之窜,在会昌末年,此决非乐天之诗。

    岂乐天廿徒浅陋不学者陋益之邪?乐天之贤,当为辨之。

    」〖2〗王得臣《尘史》卷中云:「令狐先生曰:『唐白傅以丞相李德裕贬崖州为三绝句,便不负世人訾毁。

    』予以为诗三百皆出圣贤发愤而为,又何伤哉。

    后尝语于客,会安陆令李楚老翘叟在坐上,曰:『非白公之诗也。

    白公卒于李贬之前。

    』予因按《唐史》,会昌六年白公卒,是岁宣宗即位,明年改元大中,又明年李贬,盖当时疾李者托名为之附于集。

    诗曰〖略〗。

    予观其词意鄙浅,白为杂律诗讥世人,故人得以轻效之。

    」〖3〗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十三云:「余以《元和录》考之,居易年长于德裕,视德裕为晚进。

    方德裕任浙西观察使,居易为苏州刺史,德裕以使职自居,不少假借,居易不得以卑礼见,及其贬也,故为诗云〖略〗。

    然《醉吟先生传》及《实录》皆谓居易会昌六年卒,而德裕贬于大中二年,或谓此诗为伪。

    余又以《新唐书》二人本传考之,会昌初,白居易以刑部侍郎致仕,六年卒。

    李德裕大中二年贬崖州司户参军。

    会昌尽六年,距大中二年,正隔三年则此三诗非乐天所作明甚。

    但苏子由以谓乐天死于会昌之初,而文饶窜于会昌之末,偶一时所记之误耳。

    」按:今参诸家之说,收三诗为无名氏作。

    )。

  • 题壁

    无名氏 〔唐代〕

    一团茅草乱蓬蓬,蓦地烧天蓦地空。

    争似满炉煨榾柮,慢腾腾地煖烘烘。

    〖1〗(以上江标影刻南宋书棚本《唐人五十家小集》(〖1〗《许彦周诗话》称宣和癸卯年游嵩山峻极中院,见法堂后檐壁间有此诗,「字画极草草」,旁有司马光书「勿毁此诗」四字。

    又见《贵耳集》卷上。

    〖2〗以上三,原收归韦毂名下,今移作无名氏诗,详《修订说明》。

    )。

  • 上元词(句)

    无名氏 〔唐代〕

    金吾不禁元宵,漏声更莫催晓。

    (同上十《上元》引《唐西京新记》)。

  • 游海门峡

    无名氏 〔唐代〕

    沿流二十里,始到海门山。

    仰视见两崖,有如万盖悬。

    逐上几千仞,犹未穷绝颠。

    上有外士家,半岩得湖泉。

    湖□昏且来,意其通海焉。

    忽此见灵怪,踟蹰不能旋。

    开襟当海风,目送归海船。

    恨不到罗浮,丹溪寻列仙。

  • 白受采

    无名氏 〔唐代〕

    皛皛金方色,迁移妙不穷。

    轻衣尘迹化,净壁缋文通。

    沙变蓝溪渍,冰渝墨沼空。

    似甘言受和,由礼学资忠。

    皎洁形无定,玄黄用莫同。

    素心如可教,愿染古人风。

  • 艳歌

    无名氏 〔唐代〕

    月里嫦娥不画眉,只将云雾作罗衣。

    不知梦逐青鸾去,犹把花枝盖面归。

  • 宫词

    无名氏 〔唐代〕

    花萼楼前春正浓,蒙蒙柳絮舞晴空。

    金钱掷罢娇无力,笑倚栏干屈曲中。

  • 题取经诗

    无名氏 〔唐代〕

    晋宋齐梁唐代间,高僧求法离长安。

    去人成百归无十,后者安知前者难。

    路远碧天唯冷结,沙河遮日力疲殚。

    后贤如未谙斯旨,往往将经容易看。

  • 春诗 一

    无名氏 〔唐代〕

    沼萍遍水缬,榆荚满枝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