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奉和登骊山高顶寓目应制

    崔湜 〔唐代〕

    名山何壮哉,玄览一徘徊。

    御路穿林转,旌门倚石开。

    烟霞肘后发,河塞掌中来。

    不学蓬壶远,经年犹未回。

  • 塞垣行

    崔湜 〔唐代〕

    疾风卷溟海,万里扬砂砾。

    仰望不见天,昏昏竟朝夕。

    是时军两进,东拒复西敌。

    蔽山张旗鼓,间道潜锋镝。

    精骑突晓围,奇兵袭暗壁。

    十月边塞寒,四山沍阴积。

    雨雪鴈南飞,风尘景西迫。

    昔我事讨论,未尝怠经籍。

    一朝弃笔砚,十年操矛戟。

    岂要黄河誓,须勒燕然石。

    可嗟牧羊臣,海上久为客。

  • 喜入长安

    崔湜 〔唐代〕

    云日能催晓,风光不惜年。

    赖逢征客尽,归在落花前。

  • 暮秋书怀

    崔湜 〔唐代〕

    首夏别京辅,杪秋滞三河。

    沉沉蓬莱阁,日夕乡思多。

    霜剪凉墀蕙,风捎幽渚荷。

    岁芳坐沦歇,感此至微歌。

    (〖1〗按这一首,《全唐诗》卷三一作为魏征的诗,而《珠英集》作崔湜;《珠英集》应可据,故仍补入崔湜名下。

    第七句「沦歌」有误,依《全唐诗》应作歇。

    )。

  • 相和歌辞 倢伃怨

    崔湜 〔唐代〕

    不分君恩断,新妆视镜中。

    容华尚春日,娇爱已秋风。

    枕席临窗晓,帏屏向月空。

    年年后庭树,荣落在深宫。

  • 九龙潭作

    崔湜 〔唐代〕

    弱龄闻兹山,梦寐尝所适。

    迨[□][一]此跻览,(蒋云:「阙文应在『此』字下。

    」)依然是畴昔。

    结侣寻绝径,周流观奇迹。

    兹逢世所希,环令佨穷壁。

    (「令佨」,蒋、项皆校作「合抱」。

    项释此句云:「谓九龙潭四面为绝壁所环抱也。

    」)上有龙泉涌,百丈[□]潨射。

    伏溜至阴沟,盘渴沸嵌石。

    (「盘渴」,蒋、项皆校作「盘涡」。

    )逶迤环汀屿,熠𤈷洞金碧。

    (「熠𤈷」,蒋、项皆校作「熠爚」。

    「洞」,项校作「洄」。

    )石蔓下离缕,云萝上绵幂。

    玩极不云厌,徘徊忽恶夕。

    清瀬飞丝篁,茂草代茵席。

    冷然闻凤吹,(「冷然」,蒋、项皆校作「泠然。

    」)髣髴觏云藉(际)[二]。

    (「云藉」,蒋云「藉」为「舄」字音近之借。

    举《风俗通义》载王乔故事为证。

    )顾音携手人,谁为挂冠客?([一]句内脱一字,不知应在何处?兹依韵补于此。

    [二]俞云:「『云藉』疑当作『云籍』,仙籍之意。

    如改『际』字,失叶。

    」)。

  • 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

    崔湜 〔唐代〕

    怀戎前策备,降女旧因修。

    箫鼓辞家怨,旌旃出塞愁。

    尚孩中念切,方远御慈留。

    顾乏谋臣用,仍劳圣主忧。

  • 至桃林塞作

    崔湜 〔唐代〕

    去国未千里,离家已再旬。

    丹心恒恋阙,白首更辞亲。

    怀璧常贻训,捐金讵得邻。

    抱冤非忤物,罹谤岂由人。

    不滥辞终辨,无瑕理竟伸。

    黻还中省旧,符与外台新。

    塞上同迁客,江潭异逐臣。

    泪垂非属岘,肠断固由秦。

    岁月行遒尽,山川难重陈。

    始知亭伯去,还是拙谋身。

  • 奉和幸韦嗣立山庄应制

    崔湜 〔唐代〕

    竹径桃源本出尘,松轩茅栋别惊新。

    御跸何须林下驻,山公不是俗中人。

  • 赠苏少府赴任江南余时还京

    崔湜 〔唐代〕

    丈夫不叹别,达士自安卑。

    揽泣固无趣,衔杯空尔为。

    流云春窈窕,去水暮逶迤。

    行舟忽东泛,归骑亦西驰。

    秦地多芳草,江潭有桂枝。

    谁言阻遐阔,所贵在相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