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咏物的名句
4 / 9页 - 类型
- 作者
- 朝代
- 形式
- 盈盈一点芳心,占多少春光,问卿知否?红妆莫斗。 顾太清《玉烛新・白海棠》
-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 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秋饮酒》
- 慷慨十年长剑在,登楼一笑暮山横。 崔允《花马池咏》
- 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 李清照《忆秦娥・咏桐》
- 漠漠梨花烂漫,纷纷柳絮飞残。 陈允平《红林擒近・寿词・满路花》
- 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 王建《宫中调笑・团扇》
- 今年对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 周邦彦《花犯・小石梅花》
- 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 曹组《蓦山溪・梅》
- 沧海客归珠有泪,章台人去骨遗香。 宋祁《落花》
-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张谓《早梅》
-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
- 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王旭《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 万里平湖秋色冷,星辰垂影参然。 牛希济《临江仙・洞庭波浪颭晴天》
- 一春略无十日晴,处处浮云将雨行。 汪藻《春日》
- 天寒水鸟自相依,十百为群戏落晖。 秦观《还自广陵》
- 可能无意传双蝶,尽付芳心与蜜房。 宋祁《落花》
- 恐凤靴,挑菜归来,万一灞桥相见。 史达祖《东风第一枝・咏春雪》
- 一树斜阳蝉更咽,曾绾灞陵离别。 纳兰性德《淡黄柳・咏柳》
- 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 苏轼《赵昌寒菊》
- 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度芳姿。 李清照《多丽・咏白菊》
- 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 曹雪芹《香菱咏月・其二》
- 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梅尧臣《苏幕遮・草》
- 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 苏轼《贺新郎・夏景》
- 栖鸦流水点秋光,爱此萧疏树几行。 纪映淮《咏秋柳》
-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李商隐《落花》
- 枣花至小能成实,桑叶虽柔解吐丝。 王溥《咏牡丹》
- 桓大司马闻而叹曰:昔年种柳,依依汉南。 庾信《枯树赋》
-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白居易《杨柳枝二首》
- 白锦无纹香烂漫,玉树琼葩堆雪。 丘处机《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
-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郑谷《菊》
- 那堪疏雨滴黄昏。更特地、忆王孙。 欧阳修《少年游・栏干十二独凭春》
- 江南腊尽,早梅花开后,分付新春与垂柳。 苏轼《洞仙歌・咏柳》
-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杜牧《早雁》
- 多事年年二月风,翦出鹅黄缕。 纳兰性德《卜算子・新柳》
- 斜倚画阑娇不语,暗移梅影过红桥,裙带北风飘。 纳兰性德《望江南・咏弦月》
-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陈与义《咏牡丹》
- 一涓春水点黄昏,便没顿、相思处。 史达祖《留春令・咏梅花》
- 正单衣试酒,恨客里、光阴虚掷。 周邦彦《六丑・落花》
- 淡然春意。 周密《绣鸾凤花犯・赋水仙》
- 黄莺不语东风起,深闭朱门伴舞腰。 温庭筠《杨柳八首・其三》
- 闻说东风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 史达祖《留春令・咏梅花》
- 此生只是偿诗债,白菊开时最不眠。 司空图《白菊杂书四首》
- 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 李清照《多丽・咏白菊》
- 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 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秋饮酒》
- 种竹淇园远致君,生平孤节负辛勤。 王汝舟《咏归堂隐鳞洞》
- 柳柔摇不定,草短绿应难。 张惠言《风流子・出关见桃花》
-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李商隐《忆梅》
- 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 晏殊《撼庭秋・别来音信千里》
- 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 王禹偁《春居杂兴・两株桃杏映篱斜》
-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