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草年年惹恨幽。想前事悠悠。

出自宋代石延年的《燕归梁・春愁

芳草年年惹恨幽。想前事悠悠。伤春伤别几时休。算从古、为风流。

春山总把,深匀翠黛,千叠在眉头。不知供得几多愁。更斜日、凭危楼。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一年又一年,春草总是惹起离恨,回想前事总是心中忧愁。伤春伤别的情怀什么时候才能停止啊!从古到今的人们,都是为了男女情事。

春天的山林把自己青翠的颜色深匀叠压在女子眉头。不知道能献上多少忧愁!已是夕阳西下,倚着高楼极目远望。

注释

悠悠:思念貌;忧思貌。

翠黛:画眉用的青黑色螺黛。

鉴赏

这首词托为女子口吻叙写春愁。

“芳草年年惹恨幽,想前事悠悠。”这首词开头两句是说,看见春草萌生,引起对遥远前事的深长追忆。

下笔即包蕴深意。“年年”、“悠悠”两叠词用的好,有形象,有感情。“年年”,层次颇多:过去一对恋人厮守在一起,别后年年盼归,今后定有将年年盼望下去,失望下去······“悠悠”,形容前事是遥远,形容“想”是深长,都表现出女主人公执着纯真的情感。

“伤春伤别几时休,算从古,为风流。”这是说,伤春与伤别的感情年年不断,与日俱增,不知何时是了,这种离别愁绪的产生都是为了男女的风流韵事。

上片把女主人公的感情潮水般的倾泻出来了。“春愁”之意,到此有了着落。

“春山总把,深匀翠黛,千叠在眉头。”换头三句是说,就像是春山把自己的青翠的颜色深匀叠压在女子的眉头。换头三句特写女子双眉。“春山”是眉之色,造语别饶韵致。

“不知供得几多愁。更斜日,凭危楼。”结尾是说,山触发了自己的无限愁思,而又堆集在眉头上。夕阳西下,江楼倚望,有多少愁自在不言之中。

“不知供得几多愁”一句,既关合山,又关合眉。联系全篇来读,这里用下片写这一日的特定愁绪,写出年年的长久愁绪。一日之愁已是“不知供得几多愁”,何况这种伤春伤别又是无时无休呢!这首词的结尾,颇采用了乐府《西洲曲》“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的意境。

石延年

年(九九四~一○四一),字曼卿,一字安仁,先世幽州(治所在今北京)人,家于宋城(今河南商丘)。

真宗时,以三举进士补三班奉职。

仁宗天圣四年(一○二六),知济州金乡县。

后改通判干宁事、永静军。

入为大理评事、直集贤院。

明道元年(一○三二),加馆阁校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一一)。

景祐二年(一○三五),通判海州(同上书卷一一六)。

康定元年(一○四○),奉使河东(同上书卷一二七)。

二年二年,以太子中台、秘阁校理卒于京,年四十八(《欧阳文忠公集》卷二四《石曼卿墓表》)。

有《石曼卿集》(《郡斋读书志》卷一九。

《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作《石曼卿诗》)一卷,《宋史·艺文志》作《石延年诗》二卷。

《宋史》卷四四二有传。

 石延年诗,以抄本《两宋名贤小集·石曼卿集》一卷(原本藏台湾,北京图书馆有缩微胶卷)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宋文鉴》(《四部丛刊》本)等书所引。

又清李振纲辑《石学士诗集》一卷(道光二十年刊本),较底本收诗为多,今删其重出,以其所余参校诸书所引,与新辑得之集外诗和残句合编一卷。

►89篇诗文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