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万里东注,晓吹卷惊涛。

出自元代吴潜的《水调歌头・焦山

铁瓮古形势,相对立金焦。长江万里东注,晓吹卷惊涛。天际孤云来去,水际孤帆上下,天共水相邀。远岫忽明晦,好景画难描。

混隋陈,分宋魏,战孙曹。回头千载陈迹,痴绝倚亭皋。惟有汀边鸥鹭,不管人间兴废,一抹度青霄。安得身飞去,举手谢尘嚣。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镇来城像铁翁一样,金山焦山隔来相对。万里长来向东流去,风吹浪涛。天边孤云来来去去,水边孤帆来来往往,水天相接,一片浩然景象远处峰峦忽明忽暗,如此美好的图画却难以描绘。

隋灭陈,宋与魏又隔来相望。在历史长俱中,回想历史人物已神游物外了。只要水草边的鸥鹭,不管人世变迁,都在天俱中翻飞。还争取什么呢,还是辞世归隐为好。

注释

焦山:在今来苏镇来市东,屹立长来中。

铁瓮:镇来古名铁瓮城,三国孙权建。

金焦:金山和焦山。二山对峙,俱屹立大来中。

晓吹:晨风。

岫(xiù):峰峦。

混隋陈:混:统一。这句说隋灭陈,南北统一。

分宋魏:南朝刘宋与鲜卑族拓跋氏的魏对峙。

孙:孙权。曹:曹操。

痴绝:指回想历代史事时想得出神。

一抹:形容轻微的痕迹。

举手:分别时的动作。

谢:告辞。

尘嚣(xiāo):指尘世。尘:尘世、人间。嚣:市集,做买卖的地方。

赏析

这是一首登临抒怀的词作。上片词人从“铁瓮”起笔,点出镇江城古来形胜的特点,并交代词人所在。次句聚焦“金焦”,写出金山、焦山东西相对的壮观之势。首二句写得概括、有力,渲染出一派磅礴之势。接着两句写夹在金山、焦山之间的江水:万里江流从东边滚滚而来,伴着晨风,卷起惊涛骇浪。 “注” “卷”两字用力极大,突显江水浩大的声势,衬出山水相问的壮丽景致。 “天际孤云来去,水际孤帆上下,天共水相邀”三句中,“孤云”“孤帆”衬出江天、江水的浩渺;“来去”“上下”纵横交错,可知词人在游目骋怀,频频俯仰,可以想见其跳荡的神思;“天共水相邀”将水天相接的情境展现在人们眼前,这境界是非常开阔的。词人还没有看够山和水,“远岫忽明晦”的景致又映人眼帘,“忽”字体现出“明暗”的瞬间性,这刹那间的感官刺激又引起词人多少兴奋。“好景画难描”一句收束上片。词人上片全在写景,但仍觉自己未能将好景描画出来,可见焦山景色之美好。

下片首三句“混隋陈,分宋魏,战孙曹”,词人从历史的角度,由近到远,写镇江古城的攻守征战,突显镇江古城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回头干载陈迹,痴绝倚亭皋”两句,词人从追溯历史中回到现实,他痴痴地倚立江边,不禁感慨万千。词人对古来枭雄无限神往,期望自己也能像他们那样一展宏图,可现实中却不是这样。词人满腹诗书,却官小权微,难受重用,大有怀才不遇之感,于是他不得不开解自己。“惟有汀边鸥鹭,不管人间兴废,一抹度青霄。”词人艳羡江边鸥鹭能够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飞翔,越飞越高,直飞到青霄之上,不管人间兴废。结尾两句由艳羡鸥鹭更进一步,词人想象自己能与鸥鹭同命,可以飞上天空,离开纷繁复杂的尘世,从侧面表现出词人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壮志难酬的忧闷。

全词融写景、怀古、抒情三者为一体,层次分明,语言纯熟,意境开阔,耐人寻味。

吴潜

(一一九五~一二六二)(生年据《许国公奏议》卷二《再论计亩纳钱》“臣年二十三,蒙先皇帝亲擢之恩”推定),字毅夫,号履斋,宁国(今属安徽)人。

渊弟。

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进士。

授镇东军节度签判,改广德军。

召为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

理宗绍定二年(一二二九)通判嘉兴府(《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八),权发遣府事。

五年,迁淮西总领(《宋史》卷四一《理宗本纪》一)。

历知建康府、隆兴府、太平州、庆元府、平江府、镇江府、临安府。

以言官论列,请致仕。

起为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侍读,改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

出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徙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

淳祐十一年(一二五一)入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

十二年罢(《理宗本纪》三)。

宝祐四年(一二五六)再判庆元府,移判宁国府。

开庆元年(一二五九)进封许国公(《理宗本纪》四)。

景定元年(一二六○)以谏阻贾似道建储之议,谪建昌军,寻徙潮州。

二年,责循州安置。

三年卒于贬所(《理宗本纪》五)。

有《许国公奏议》四卷。

诗文集已佚,明末梅鼎祚收辑遗文编为《履斋遗稿》四卷,但所辑面不广。

事见《宋历科状元录》卷七,《宋史》卷四一八有传。

 吴潜诗,第一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履斋遗稿》及《两宋名贤小集·四明吟稿》为底本,第二、三卷以《开庆四明续志》所收之《四明吟稿》二卷为底本,散见他书之诗编为第四卷。

►524篇诗文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