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适

    李适〔唐代〕

    唐德宗李适(kuò)(742年5月27日―805年2月25日),唐代宗李豫长子,唐朝第九位皇帝(除武则天和唐殇帝以外),在位二十六年(779年6月12日―805年2月25日 )。李适在位前期,以强明自任,坚持信用文武百官,严禁宦官干政,用杨炎为相,废租庸调制,改行“两税法”,颇有一番中兴气象。后任用卢杞等,政局转坏。贞元二十一年(805年),李适于会宁殿驾崩,享寿六十四岁。谥号神武孝文皇帝,庙号德宗,葬于崇陵。李适善属文,尤工于诗。《全唐诗》录有其诗。

    胡皓〔唐代〕

    胡皓,开元中人。

    张孝暠出塞,皓与张九龄、韩休、崔沔、王翰、贺知章撰送行诗,号《朝英集》。

    按《全唐诗》不言胡皓预修《三教珠英》,《唐会要》卷三十六所载的二十六人里面也没有胡皓。

    可是《珠英集》里选了胡皓的诗四首,并记载着他的「爵里」是「恭陵丞安定胡皓」。

    晁公武《郡斋读书志》犹著录《珠英集》,说「预修书者凡四十七人」,胡皓应在四十七人数中。

    诗六首。

    李贺

    李贺〔唐代〕

    李贺(约公元790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李世民

    李世民〔唐代〕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年号贞观。名字取意“济世安民”,陇西成纪人(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唐太宗李世民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书法家和诗人。唐太宗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全盛时期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为后世明君之典范。庙号太宗,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葬于昭陵。

    李显〔唐代〕

    显,高宗第七子,始封周王。

    仪凤二年,徙封英王,改名哲。

    永隆元年,立为皇太子,及即位,太后临朝称制,废帝为庐陵王。

    神龙元年,复辟,在位六年,谥曰孝和。

    帝于景龙中,置修文馆学士,盛引词学之臣,从侍游醼。

    春幸梨园,并渭水祓除,则赐细柳圈辟恶。

    夏宴蒲萄园,赐朱樱。

    秋登慈恩浮图,献菊花酒称寿。

    冬幸新丰,历白鹿观,上骊山,赐浴汤池,给香粉兰泽。

    从行给翔麟马,品官黄衣各一。

    帝有所感,即赋诗,学士皆属和焉。

    集四十卷,失传,今存诗及联句诗七首。

    岑参

    岑参〔唐代〕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李亨

    李亨〔唐代〕

    唐肃宗李亨(711年—762年),初名李嗣升、李玙,唐玄宗李隆基第三子,唐朝第七位皇帝(不算武则天和殇帝李重茂),唐朝第一个在京师以外登基再进入长安的皇帝,756年—762年在位。初封忠王。公元738年被立为太子,改名李亨。公元756年七月十二日,李亨在灵武即位,史称肃宗。先后于至德二年(公元757年)6月、10月收复长安、洛阳两京。在位7年,762年在宫廷政变中惊忧而死,终年51岁。唐肃宗死后,宦官李辅国、程元振杀张皇后等,拥太子李豫即位,是为唐代宗,将肃宗葬于建陵(今陕西省礼泉县)。

    郑谷

    郑谷〔唐代〕

    郑谷(约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诗人。字守愚,汉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区人。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裳、张乔等唱和往还,号“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李隆基〔唐代〕

    李隆基,睿宗第三子,始封楚王,后为临淄郡王。 景云元年,进封平王,立为皇太子,英武多能。 开元之际,励精政事,海内殷盛,旁求宏硕,讲道艺文。 贞观之风,一朝复振。 在位四十七年。 谥曰明。 诗一卷。 帝讳隆基,睿宗第三子,始封楚王,后为临淄郡王。 景云元年,进封平王,立为皇太子,英武多能。 开元之际,励精政事,海内殷盛,旁求宏硕,讲道艺文。 贞观之风,一朝复振。 在位四十七年。 谥曰明。 诗一卷。

    杜甫

    杜甫〔唐代〕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