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绎

萧绎

(508—554)即元帝。字世诚,小字七符。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南朝梁武帝第七子。武帝天监十三年,封湘东王。命王僧辩平侯景,即位于江陵。时州郡大半入西魏,人户著籍,不盈三万。承圣三年,西魏军来攻,帝尚于龙光殿讲《老子》,百官戎服以听。魏军至,帝犹赋诗不废。及城陷,为魏人所杀。在位三年,庙号世祖。帝幼盲一目,好读书,工书善画,藏书十四万卷,城破时自行焚毁。所作诗赋轻艳绮靡,与兄纲相仿。著作颇多,原有集,已散佚,今存《金楼子》及《梁元帝集》辑本。

►129篇诗文

萧绎的诗文
  • 和王僧辩从军诗

    萧绎萧绎 〔南北朝〕

    宝剑饰龙渊,长虹画彩旃。

    山虚和铙管,水净写娄船。

    连鸡随火度,燧象带烽然。

    洞庭晚风急,潇湘夜月圆。

    荀令多文藻,临戎赋雅篇。

  • 乌栖曲四首

    萧绎萧绎 〔南北朝〕

    沙棠作船桂为楫,夜渡江南采莲叶。

    复值西施新浣沙,共向江干眺月华。

    月华似璧星如佩,流影澄明玉堂内。

    邯郸九枝朝始成,金卮玉碗共君倾。

    交龙成锦斗凤纹,芙蓉为带石榴裙。

    日下城南两相望,月没参横掩罗帐。

    七彩隋珠九华玉,蛱蝶为歌明星曲。

    兰房椒阁夜方开,那知步步香风逐。

  • 出江陵县还诗二首

    萧绎萧绎 〔南北朝〕

    游鱼迎浪上,雊雉向林飞。

    远村云里出,遥船天际归。

    朝出屠羊县,夕返仲宣楼。

    水满还侵岸,沙尽稍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