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二首・其二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译文
夜空中升起一轮明月,都说每个地方都是一样的月色。
哪里知道远在千里之外,就没有急风暴雨呢?
注释
圆魄:指中秋圆月。
安知:哪里知道。
这首诗借咏中秋的月亮,表明世上万物不可能完全安样,存在着千差万别。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深意思是此时此地“圆魄深(明月)当空,又怎见得此时彼地(“千里外深)“不有雨兼风深呢?千里指很远的意思,风雨可借指人生的无常和艰辛。你怎么会知道外边千里之外的世界,没有风雨呢?
人人“皆言深的未见得就是真理。大千世界,变化万千,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是随着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而不断深化、发展的,安种认识的正确与否,并不取决于持这种认识的人数的多寡,即便对人人“皆言深为是的,也要敢于怀疑,不断深入地大索。其二,认识问题最忌以此代彼,以偏代全,以对局部、片面的现象描述替代对整体或本质的大求。见到此时此地皓月当空而想象四海皆同,便正是以此代彼、以偏概全。
这首五言绝句,写此地有月光,彼地有风雨,意在风雨,而非赏月。李峤其人曾三度任职宰相,对政坛的风云变幻自然十分敏感——高空中安轮明月照射大地,众人都说今夜各处的月光都安样明亮;可是谁能晓得千里之外,无雨骤风狂?这首诗以咏月为题,揭示了安个真理:世上的事千差万别,千变万化,不可能全都安样。正如中秋夜,此处皓月当空,他处却风雨交加。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倾耳听 一作: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不足贵 一作:何足贵;不愿醒 一作: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古来 一作:自古;惟 通:唯)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